“你们为游客提供的服务很周到,让我们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我们双方都很满意。下次还来北海旅游。”日前,在北海市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内,矛盾双方当事人紧握着调解员的手,感激地说。
今年2月10日,外地游客周某在侨港镇海滩游玩时,驾驶沙滩车不慎撞倒丈母娘邓某。经医院诊断,邓某下肢损伤、胫骨平台骨折。随后邓某返回成都市治疗。周某与沙滩车租赁商蔡某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双方一同到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申请调解。
“她没尽到应尽义务,没详细教我怎么操作沙滩车。”周某说。
“他说懂开车,结果操作失误撞到自己的亲人,是他的过错。”蔡某回应。 北海市银海区人民法院特聘常驻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调解员、侨港镇水产协会会长吴方权耐心倾听,一边引导双方坐下,一边为双方倒上凉茶,在品茗间释法析理。
经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蔡某一次性向周某赔付各项费用共计8000元。双方握手言和。 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紧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银滩,是中国最大的归侨安置点。1.8万多人的小镇,95%以上人口是1978年从越南回来的归侨、侨眷和归侨的后代。侨港人民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为了提供多元司法服务,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2019年12月20日,北海市银海区委政法委牵头,依托侨港镇水产协会,在吴方权调解工作室的基础上,建成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该工作室以法院、司法局、公安局+基层组织的“1+3+N”多方联动解纷模式运行,通过多元联动、特色解纷提高调解质效,成功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源头。
在调解纠纷实践中,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逐渐总结出“凉茶调解法”,以喝茶论道“定分止争”,以一杯凉茶降火气、一轮家访察民情、一顿便饭增情谊,使得双方当事人放下隔阂、拉近距离、修补情谊,推动涉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侨港镇是一个渔业重镇,拥有大小各式渔船千余艘,年捕捞总量超10万吨,有20多家海产品加工企业,海产品远销国内外。 2016年,庞先生借款150万元给梁氏夫妇及伍某用于建造渔船出海作业。渔船建成后正常运营,其间伍某退出,由梁氏夫妇单独经营,并承担所有借款及利息。今年1月4日,经过对账确认,梁氏夫妇尚欠庞先生借款本金、利息及违约金共计280万元。针对还款问题,双方产生分歧,于是到侨港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室申请调解。
吴方权和退休法官崔焕忠知悉后,联系双方坐下来面对面沟通,并以“一杯凉茶”作引,缓解双方的情绪,耐心地释法析理,向双方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最终,双方就还款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欠款280万元10年内归还,分期每年归还28万元,直至还清。 “你们可以在签署协议后提交司法确认,使调解协议获得强制执行力。”吴方权解释。于是,双方当事人向银海区人民法院递交司法确认申请书。法院经审查后,依法对调解协议作出了司法确认。 “过去的矛盾纠纷基本能通过情、理的方式化解,而新时代的矛盾纠纷则涉及更专业、更复杂的法律知识。”吴方权介绍,“工作室成立后,将员额法官、退休法官等充实到调解员队伍,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权威性,群众也普遍认可。”
今年以来,工作室共成功调解案件22件,涉及金额34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主动履行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