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北海法治网! 主办单位:北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北海市司法局
今天是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正文
打印
北海市司法局 北海市律师协会关于开展2022-2024年度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浏览次数:2500   发表时间:2025-04-15 17:55

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各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

为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现面向全市开展2022-2024年度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

2022年6月1日-2024年12月31日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

二、征集要求

(一)案件具有代表性。案件应具有一定代表性或社会影响力,围绕农民工权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赡养、残疾人权益维护、劳动争议、未成年人犯罪等领域案件,充分彰显法律援助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办案质量较高。案件办理过程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法律援助工作程序,承办人员尽职履责,调查取证充分,法律适用准确,辩护或代理意见具有专业性和说服力。

(三)办案效果好。案件处理对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得到受援人高度评价,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或对同类案件的办理具有指导意义。

三、征集程序

(一)申报与推荐。承办人按照《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附件1)要求自主申报,由承办人所在单位对申报案例进行专业点评,经案件指派的法律援助机构审核通过后,于2025年5月16日前将《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报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市司法局202室)。

(二)初评与筛选。由市司法局相关业务科室联合市律师协会组建初评工作组,依据典型性、法律适用准确性、社会影响力等标准,通过量化评分、集体讨论等方式,对申报案例进行集中评审。综合考量案例在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困难群体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示范价值,按照既定比例筛选出兼具代表性与推广意义的案例,进入终评环节。

(三)终评与公示。市司法局组建由法律援助案件专家、资深执业律师、司法行政业务骨干构成的专家评审组,聚焦案例的创新性、法律适用深度、社会示范效应等维度,对案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评查,最终评选出具有标杆意义的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将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统筹。各相关单位及承办人员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系统梳理近三年承办的法律援助案件。重点围绕农民工权益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老年人赡养、残疾人权益维护、劳动争议、未成年人犯罪等领域,以及社会关注度高、法律关系复杂、具有创新示范意义的案件开展挖掘工作。申报数量不设上限,鼓励各单位打破数量限制,聚焦优质案例,全方位展现法律援助工作的专业水准与社会价值。

(二)严格质量把关。根据《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填写规范》(附件2)要求,撰写内容需完整涵盖案件背景、办理过程(含调查取证、难点突破)、法律依据、社会效果等要素。通过深度剖析案件细节,提炼法律适用亮点与工作创新点,确保案例兼具专业性、示范性和推广价值。

(三)深化成果运用。入选的典型案例将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推广,并纳入市级法律援助案例库。其中特别突出的案例,将优先推荐至司法部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作为行业经验推广,同步通过北海法治微信公众号、北海普法网等进行宣传,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与示范效应。

 

附件:1.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

2.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填写规范

 

 

                              2025年4月14日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陈泰美、王文慧;0779-3156593)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

 

案件名称

 

案件类型

 

受援人基本情况

 

指派日期

 

结案日期

 

办理方式

 

承办人

及所在单位

 

案情简介

 

案件点评

    

 

         

法律援助机构

意  见

 

        

附件2

 

北海市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申报表填写规范

 

一、案件名称

采用“XX法律援助机构+案件性质+提供法律援助案”标准格式,示例:“北海市海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对张某劳动争议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案”。要求明确体现受理机构名称、法律关系,避免使用模糊表述。

二、案件类型

根据案件性质,从“民事”“行政”“刑事” 三类中单选。

三、受援人基本情况

姓名:隐去真实姓名,采用“张某”“李某”等化名;性别:填写“男”或“女”;住址:仅保留行政区划(如“XX省XX市XX区”),隐去具体地址信息。

四、办理方式

依据案件实际处理途径,填写“劳动仲裁”“人民调解”“民事诉讼一审/二审”“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刑事诉讼一审/二审”等具体方式,并标明具体审级。

五、案情简介

内容要求:需完整涵盖案件背景、受理指派流程、办理关键节点、法律适用分析及最终处理结果,突出矛盾焦点、法律争议解决思路及社会效果;

表述规范:使用法言法语,准确援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条文;避免口语化、情绪化表达;

字数限制:控制在2500字以内,内容精炼,逻辑清晰;

保密要求: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需进行脱敏处理(如用“某公司”“相关部门”替代具体名称)。

六、案件点评

填写主体:由承办人所在单位组织专业人员撰写;

内容重点:结合案件争议焦点,从法律关系认定、证据链构建、程序合法性、社会价值等角度展开,体现专业分析;

格式要求:字数约300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注明签署日期。

七、法律援助机构意见

由案件指派的法律援助机构填写“同意推荐”或“不同意推荐”意见,并加盖机构公章,注明签署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