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地丰则仓廪实,仓廪实则天下安。近年来,北海市检察机关牢记“国之大者”,始终把守护粮食安全作为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聚焦耕地保护领域,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以法治之力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建立协作机制 形成耕地保护新格局 耕地保护不是单部门的“独唱”,而是多部门的“合唱”,只有多方参与才能演奏出多元共治“协奏曲”。 为进一步强化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北海市人民检察院与北海市田长制办公室、北海市公安局签署《关于建立“田长+检察长+警长”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通过“刑事司法”“公益诉讼”与行政执法有效衔接的方式,有效克服单一监管方式的不足,形成部门联动、打防结合、处置高效的耕地保护新局面,构建耕地保护强大工作合力。 合浦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田长制办公室、县公安局签订《合浦县“田长+检察长+警长”工作协作机制》,合浦县田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图斑线索整改的通知》《耕地流出问题排查整改方案》,推动“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排查整改,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2024年以来,北海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耕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7件。 修复高标准农田引水渠 守护高标准农田建设 北海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多元化“检察为民”司法服务,紧紧围绕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民生热点问题开展“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与相关行政部门合力守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引水渠已经修好能正常供水了,困扰我们半年的灌溉难题解决了,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一名正在地头忙活的村民高兴地说。 原来,2023年12月,合浦县检察院在常乐镇象古村发现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旁边的山坡因雨水冲刷滑坡,导致引水渠被掩埋,影响灌溉用水流通。针对发现的线索,合浦县检察院立即展开实地走访、现场勘查。经查,常乐镇存在2处高标准农田引水渠损毁、塌方等问题,引水渠道长达半年不能正常供水灌溉周边农田,对农业耕种及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024年1月底,合浦县检察院与合浦县农业农村局、属地政府等召开磋商会,督促履职。经整改,两条渠道恢复正常运行,修复高标准农田渠道120米,使附近约136亩高标准农田得到及时灌溉。 此外,合浦县农业农村局积极部署开展2024年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提质改造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3.56亿元,涉及新建高标准农田1.62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10.97万亩,为群众农耕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督促规范牛蛙养殖 牢牢守住耕地红线 近年来,随着餐饮产业的发展,美食“牛蛙”备受欢迎,牛蛙产业也迎来发展春天。 北海市检察机关针对占用农田养殖牛蛙,破坏土壤、水体及周边生态环境等问题,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有效守牢耕地红线,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 2023年8月,合浦县检察院发现,某镇部分牛蛙养殖场产生的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溪流中,污染水质,损害耕地土壤。经调查发现,牛蛙养殖场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占用农田建设养殖池,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达49.69亩。同时,部分养殖户将养殖牛蛙产生的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溪流中,对养殖场周边土壤和水体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 随后,合浦县检察院向属地政府制发检察建议,属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督促牛蛙养殖场有序整改。今年4月,合浦县检察院对整治牛蛙养殖场开展“回头看”监督活动,发现4个牛蛙养殖场已全部清退,被占用的土地基本完成复垦,种上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有效恢复基本农田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