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北海法治网! 主办单位:北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北海市司法局
今天是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治宣传 > 专业法宣传
正文
打印
北海市司法局用好“加减乘除法”,助推法治北海提质增效
来源:北海日报   浏览次数:59786   发表时间:2023-01-06 17:56

去年以来,北海市司法局全面聚焦优质法治服务环境,健全法治服务体系,给法治建设做“加法”,为执法“减”负担,在服务效能上做好“乘法”,用“除法”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多措并举推动法治北海建设提质增效。


据了解,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市司法局通过“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的法治工作模式,不断健全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法治工作格局,全面推动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北海市先后出台《法治北海建设规划(2021—2025年)》《北海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形成法治北海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的顶层设计,同时制定责任分工方案明确具体任务责任单位,迈出法治北海建设新步伐并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北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荣获自治区第六届“法治政府奖提名奖”;北海市入选全区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候选地区,行政复议体制改革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入选全区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候选项目。


除此之外,市司法局牵头组织全市各部门全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以告知承诺制方式替代具体证明,最大限度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通过精准纠治执法层面突出问题,在执法减负上实现新突破,助力法治北海建设。目前,全市市本级部门共梳理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45项,组织梳理编制《北海市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轻微违法行为免罚事项共计26项。自2021年实施“免罚清单”至今,全市共办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案件830余件,成功开启了柔性执法新模式。


2022年,北海市出台了《北海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推动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各项公共法律服务集中到中心、站、点展开,实现“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市、县(区)5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427个村(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点。此外,北海市创新公共法律服务方式,启动广西首个“法援+社工”法律服务项目,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联动社会力量与法律援助工作优势互补,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申请751件,开展《法律援助法》宣讲8场,主题宣传活动50场,覆盖群众12500人次。


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覆盖城乡四级人民调解组织,推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及事项联动衔接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排除法治北海和谐稳定建设阻力。2022年以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628场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828件,预防纠纷隐患455件。共受理调解各类民间纠纷2481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2450件,调解成功率达98.75%。全市共排查受理“三大纠纷”案件133件,调解结案130件,正在调处3件,调结率为97.7%。